摘要 7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5年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CPI環比持平,同比上漲1.4%;PPI環比下降0.4%,同比下降4.8...
7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5年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CPI環比持平,同比上漲1.4%;PPI環比下降0.4%,同比下降4.8%。6月CPI漲幅略高于市場1.3%的預期,最值得關注的是PPI降幅擴大,表明需求仍然萎靡不振。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各機構分析師表示,數據顯示通縮壓力有所減小,而PPI持續負增長主要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國內產能過剩行業去產能壓力較大等因素影響。展望三季度,由于穩增長政策繼續顯效、資金約束有所緩解和2014年基數較低等原因,中國經濟有望企穩且小幅回升。
CPI受價格回升帶動
6月份CPI同比上漲1.4%,其中,城市上漲1.4%,農村上漲1.2%,低于中國政府年初提出的通脹率達到3%左右的目標。綜合分析,疲軟的需求使通脹率處于低位。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分析稱:“從環比看,6月食品價格下降0.1%,非食品價格上漲0.1%,走勢較平穩。豬肉價格繼續上漲,漲幅為4.0%,影響CPI上漲0.12個百分點。七大類非食品價格四漲二降一平,漲跌幅在-0.1%至1.7%之間。從同比看,6月CPI同比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對比基數較低。食品價格上漲1.9%,非食品價格上漲1.2%,其中掛號診療費、家庭服務、學前教育等服務價格漲幅在 5.6%至11.3%之間,煙草受政策性因素影響,價格上漲6.7%。”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6月份CPI同比上漲略高于市場預期,主要受到食品價格特別是豬肉價格連續回升帶動的影響。從上半年看,CPI累計同比上漲1.3%,低于全年3%的調控目標,物價呈現溫和上漲態勢,主要是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國內需求動力不足所致。”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所分析師高玉偉告訴本報記者:“因為物價漲幅保持較低水平,所以6月CPI仍低于1.5%。目前來看,國內通縮壓力有所減小,環比與上月持平,而連降勢頭會終結。”北師大管理學院教授董藩分析稱,“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仍處于嚴重不景氣狀態,需求萎靡不振,未有明顯改善。”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6月CPI略高于市場預期但與匯豐預測吻合。食品價格和非食品價格均有改善。前者由上月1.6低位回升至1.9,后者受部分服務價格走高影響亦升至年內高點。然而PPI降幅擴大反映出工業需求疲軟持續且有所惡化。”
穆迪分析稱:“中國CPI已到達周期底部,不過上行壓力依然很小。近期內由于較低的輸入價格(如食品和能源的價格)和疲軟的需求,通脹率將處于低位并保持穩定。政策性寬松舉措正為樓市和其他產業的反彈創造條件。隨著時間的演變,將提振人們信心,提升消費開支,從而令通脹率止跌回升。”
PPI持續負增長態勢
6月份PPI同比下降4.8%,已連續40個月同比負增長,并且降幅連續三個月擴大。
余秋梅分析稱:“6月PPI環比下降0.4%,主要是因為部分工業行業價格由升轉降,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價格由上月的環比上漲轉為本月分別下降0.2%、0.2%和1.8%。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價格環比下降2.1%。PPI同比下降4.8%,分行業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煤炭開采和洗選出廠價格同比分別下降32.4%、18.8%、16.7%和15.4%。”
溫彬認為,PPI持續負增長主要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國內產能過剩行業去產能壓力較大等因素影響。當前,希臘債務危機再次發酵并有退出歐元區的風險,預計美元指數上升會進一步壓低大宗商品價格。他判斷“下半年我國PPI負增長的態勢不會改觀”。
高玉偉則表示,從月度數據看,5月份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在增多,工業生產增速連續兩個月加快。商品房銷售面積和增速分別加快8個和11個百分點。前5個月,PPI累計下跌4.6%,降幅與一季度基本持平。PPI持續為負,主要原因是生產資料工業尤其是采掘工業和原材料工業降幅較大。
中銀國際金融所的最新報告顯示,2015年以來,政府采取兩次降準、兩次降息、減稅費等一系列措施減輕企業負擔,但由于企業人力等成本的漲幅較上年有所降低,4月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成本仍要高于上年同期和期末的水平,不同的行業表現明顯分化。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影響,上游的采礦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最低,利潤持續負增長,4月降幅達到40%,原煤、焦炭鐵礦石等相關產品量均為負增長,增加值增速和利潤大幅降低,粗鋼、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產品量下降。消費品相關制造業、高技術行業表現相對較好,工業增加值和利潤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
減少貨幣寬松后顧之憂
各機構普遍預計,由于農產品價格、油價及居住類價格的回升,下半年CPI同比可能小幅回升。高玉偉認為,“年內物價漲幅不會高企,減少了貨幣進一步寬松的后顧之憂。”屈宏斌預計,三季度內或有25個基點降息和100個基點降準。
溫彬預計,下半年CPI繼續溫和小幅上漲。從當前物價及下半年發展趨勢看,貨幣政策有進一步放松空間。預計下半年外匯占款會繼續呈現負增長,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有較大下降空間。鑒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存在一些障礙,為了降低企業實際融資成本,有進一步降息的可能。在下半年協調好深化金融改革和保持金融穩定的關系很重要和緊迫。要關注美聯儲貨幣政策變動和希臘債務危機的演進,防止國內出現股價、匯價和房價共振,影響金融系統的安全和穩定。也要盡快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中銀預計,在外需疲弱、產能過剩和去杠桿等因素影響下,二季度主要經濟指標繼續走低。展望三季度,中國經濟有望企穩且小幅回升。預計三季度GDP增長7%左右,CPI上漲1.5%左右。盡管經濟增速有所回升,但回升基礎依然很弱,要把穩增長作為經濟工作的重心。財政政策要加快支出預算執行進度,加大減稅降費政策力度,穩妥推進地方債務置換。貨幣政策要運用多種政策工具,根據經濟的實際需求降準和降息,引導社會融資成本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