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高端產品實現量產后,山東華業磨料磨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業磨料磨具”)總經理莊濤長舒了一口氣:“從傳統邁向高端,與我們而言,跨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華業磨料磨具坐落于莒南縣大店鎮。大店鎮,紅色底蘊深厚,是山東省政府舊址所在地。鮮為人知的是,這里還是江北最大的磨料磨具生產基地,名副其實的“中國磨具第一鎮”。
磨料磨具被認為是工業的“牙齒”,市場需求廣、空間大。大店鎮的磨料磨具產業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大店磨料磨具規模集聚明顯,產業鏈條完整,產品類別達1萬余種,年產量20萬噸以上,約占全國同類產品產量的45%,成為該鎮當之無愧的主導產業。
數十載快速發展,大店鎮磨料磨具產業發展也面臨著科技創新不足、高層次人才匱乏、產品層次低等問題,企業對高性能及專用磨具研發需求迫切。
莊濤長期處于磨料磨具市場一線,對此感觸很深。“公司成立已經20多年了,一直生產普通的磨料磨具產品。想做高端產品,可是缺少技術設備,產品遲遲無法落地。”想轉型升級卻有心無力,莊濤的窘境,是許多磨料磨具企業的真實寫照。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去年。彼時,臨沂科技職業學院選派葛大偉到大店鎮四角嶺村擔任第一書記。煙稻輪作種植、電商直播銷售、農耕文化研學……入村后,葛大偉心中有思路、腳下沾泥土,充分發揮高校資源優勢,將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做得有聲有色。
在做好第一書記任職村工作的同時,葛大偉又將視野擴大到鎮級層面。一番走訪,葛大偉把目光瞄向了磨料磨具產業。走訪結果讓葛大偉敏銳意識到,大店鎮磨料磨具產業優勢明顯,短板也很突出。
很快,葛大偉就邀請專家團隊到大店鎮進行深度調研,并將調研結果向臨沂科技職業學院黨委作了匯報。去年9月底,臨沂科技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沈如茂帶隊到大店鎮實地調研。隨后,學校黨委經過多次專題會議研究認為,大店鎮產業有規模、業內有地位,還培養了大批懂技術、知市場的人才隊伍,一批骨干企業逐步顯現。盡管目前產品層次不高,但是提升空間廣闊。而臨沂科技職業學院具有人才儲備、專業基礎和資源渠道,能夠為大店鎮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
雙向奔赴,為共建高端磨料磨具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提供了契機。
今年元旦剛過,臨沂科技職業學院、國家磨料磨具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與華業磨料磨具簽約,共建山東高端磨料磨具產業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按照“搭建一個平臺、組建一支團隊、突破一個產品、塑造一個品牌”的“四個一”建設目標,統籌各方資源力量,引進先進砂輪制造業人才資源,由企業骨干、學校專家及外部專家共同組成核心團隊,圍繞研發與技術創新升級展開深度合作,搭建高端磨料磨具研發平臺,助力莒南縣磨料磨具產業提檔升級、高質量發展。
葛大偉介紹,依托創新中心建設,力爭三年內,將平臺打造成集科研創新、項目實施、標準建設、人才引進、成果轉化、檢測服務為一體的省級創新中心和省級檢驗檢測中心,進行共建共用,希望能借此推動莒南縣乃至整個江北地區磨料磨具產業的轉型升級。
專家團隊的組建和價值700萬元的儀器設備,讓大店鎮磨料磨具產業發展看到了曙光。“我們有了科技幫手,大幅縮短了技術難題攻關的時間。公司第一款高端產品已經量產,預計增加年產值2000萬元。”莊濤難掩喜悅,“第二款產品也即將量產,市場前景好。”
有了硬核產品,莊濤腰桿子硬了不少,帶著產品到處找銷路。很快,華業磨料磨具就與深圳一家客戶達成了合作協議,為對方供貨。
令莊濤欣喜的好消息接連不斷。葛大偉還為華業磨料磨具爭取了60萬元的研發經費,用于新高端產品的研發。“這下我們的干勁更足了。”對華業磨料磨具的未來,莊濤信心滿懷。
“希望大店鎮的磨料磨具應用到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航天航空合金等領域。”對創新中心,葛大偉同樣充滿期待。此外,華業磨料磨具還是臨沂科技職業學院的教學科研實踐基地,相關專業的老師和學生能夠定期深入科研和生產一線進行現場教學和實訓,為企業訂單式培養人才,促進產教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