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勇者,敢于在挑戰中奮起,贏得發展先機;智者,善于在逆境中思考,尋找發展機遇。焦作市鑫誠輕工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既是勇者,也是智者。這家企業曾經在短短兩年時間內,投資1.2億元,整建制異...
勇者,敢于在挑戰中奮起,贏得發展先機;智者,善于在逆境中思考,尋找發展機遇。 焦作市鑫誠輕工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既是勇者,也是智者。這家企業曾經在短短兩年時間內,投資1.2億元,整建制異地搬遷,結果一舉三得:工藝技術水平躍居國內同行前列;徹底解決了粉塵污染問題;生產能力擴大4倍,升至行業第三,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50%,一舉成為國內耐火材料行業領先企業。而今,這家企業以打造國內最大耐材生產基地為目標,投資2億元,采用高效節能環保技術工藝,建設年產25萬噸復合高新高附加值自動化耐材生產線,項目達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利稅6000萬元。
鑫誠輕耐作為一個破產后職工自救重組的企業,建設資金上的窘迫自不待言。但鑫誠輕耐這種先天弱小并無多少后發優勢的企業,憑借著勇氣和智慧,硬是干出了令許多大企業都刮目相看的大事業。目前,鑫誠輕耐已形成完整的產品體系,具有整套承接焙燒爐、焦化爐所需特種黏土磚、輕質磚、散裝料、硅磚、高鋁耐火磚等耐火材料合同的能力。“如此配套齊全、材質齊全的耐火材料企業,國內僅此一家。”鑫誠輕耐董事長靳艷軍自豪地說,“一句話,進了鑫誠門,可買到窯爐需要的所有耐火材料。”
鑫誠輕耐總經理張國平說:“企業轉型升級是產業升級的微觀層次,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立足點。產業升級轉型并不意味著要拋棄原有的傳統產業,而是要用高新技術和先進新型適用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行之有效的改造和提升,使之老樹開新花。”
鑫誠輕耐原來地處中心城區,是在原市輕工耐火材料廠破產的情況下,于1999年11月重組成立的。由于設備老化、工藝落后、生產工序連續性差、除塵系統老化等原因,造成鑫誠輕耐生產過程的大氣污染問題一直難以解決。面對發展和環保的雙重壓力,鑫誠輕耐冷靜思考后毅然決策:整體搬遷。說到搬遷,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原樣復制,二是脫胎換骨。鑫誠輕耐認定第二條路,把搬遷與技術改造結合起來,通過“騰籠換鳥”的方法,易地建設新廠區,搬出新技術和新工藝,搬出企業規模效益。
對鑫誠輕耐而言,整體搬遷的困難不在技術層面上,而是錢的問題。為此,市政府明確要求相關職能部門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積極提供幫助。在市土地收購儲備中心的幫助下,鑫誠輕耐通過土地置換獲得資金2700萬元;在市環保、城建、規劃、園林、城管、國土等部門以及中站區的大力支持下,整體搬遷的資金困難問題以及其他問題得到解決。鑫誠輕耐的整體搬遷改造自2003年8月19日開工至2005年8月16日竣工投產,僅歷時2年,而國內同行業建設同等規模的企業,建設期至少需要3年。
鑫誠輕耐的整體搬遷,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搬出了規模、搬出了效益。整體搬遷改造后,鑫誠輕耐淘汰了原來工藝落后、污染嚴重的倒煙窯,采用了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高效節能的隧道窯和天然氣梭式窯燒成工藝,日產量一下子由原來的70噸提升至目前的266噸,產品合格率由原來的85%提升為目前的95%以上。在此基礎上,鑫誠輕耐又與洛陽耐火材料集團公司進行生產、技術等諸多方面的合作交流,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技術含量。目前,鑫誠輕耐擁有168米和180硅磚隧道窯、132米黏土磚隧道窯、96米輕質磚隧道窯各一座,并擁有散裝料生產線一條、美國進口60立方米梭式窯兩座、煤氣發生站4座、高噸位壓力機50余臺、破粉碎機械及其他生產設備300余臺套,年生產能力由原來的2.5萬噸升至目前的25萬噸。
鑫誠輕耐的整體搬遷改造,走的是一條綠色環保的資源節約型路子。在根治粉塵污染方面,鑫誠輕耐對傳統的除塵工藝和設備進行技術革新,采取密閉罩集氣、機械排風、高效布袋除塵等先進工藝和設備,除塵率高達99.5%,而且回收的粉塵可用于再生產。同時,鑫誠輕耐在原料場上搭建大棚,及時灑水除塵,消除了揚塵污染。過去,鑫誠輕耐一直采用煤作為燃料,污染嚴重。現在,鑫誠輕耐利用自建的4座煤氣發生爐生產的煤氣和西氣東輸的天然氣,替代傳統煙煤,徹底消除了煙塵排放。記者在采訪時看到,偌大的鑫誠輕耐,目前僅有一個“煙囪”。可這個“煙囪”也不是排放廢氣的,而是用于少許剩余熱氣的排放。鑫誠輕耐產能2.5萬噸時,企業占地面積204畝,而目前產能達到25萬噸,占地面積只有113畝,直接節約土地91畝。
志存高遠的鑫誠輕耐,在認真分析行業走勢、審慎考察市場的基礎上,以打造國內最大耐材生產基地為目標,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沿著既定的轉型升級路徑,越走越自信。鑫誠輕耐總投資2億元的三期建設工程項目,采用高效節能環保技術工藝,建設年產25萬噸,以紅柱石、碳化硅、剛玉莫來石耐火磚等復合高新高附加值產品為主的自動化耐材生產線,項目全部投資回收期12個月,建成后可新增就業崗位1000個,達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實現利稅6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