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每經記者張威發自北京昨日,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約希姆·石清(JoachimFels)在摩根士丹利全球宏觀經濟走勢媒體圓桌會上表示,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將從&ld...
每經記者張威發自北京昨日,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約希姆·石清(JoachimFels)在摩根士丹利全球宏觀經濟走勢媒體圓桌會上表示,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將從“暮色”轉向“白天”,向好的方向發展。
五年前發生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一直處在復蘇階段。約希姆o石清認為,此次復蘇和以往的經濟復蘇不同,現在的經濟增長呈現的三個特點是:前途非常崎嶇、基于正常水平、脆弱,而去年經濟增長出現了非常壞的跡象,進入“暮光之域”的灰色地帶,是介于衰退和復蘇之間的一種狀態。
約希姆o石清表示,今年全球經濟復蘇會加快,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會走出暮色進入到正常或正常以上的增長速度,這一結論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大宗商品價格逐漸趨穩,導致良性的通貨緊縮;歐洲將釋放緊縮的財政政策,結束衰退;全球央行寬松貨幣政策,助推經濟。
全球貨幣擴張潮涌
在過去2-3個月全球大部分央行都采取了比較寬松的貨幣政策,要么是通過降息的形式,要么是通過擴張央行的資產負債表(量化寬松政策)來助推經濟,例如韓國、歐洲央行的降息和日本央行、美聯儲的量化寬松等,約希姆o石清將這一現象稱作“全球大范圍貨幣寬松”。
約希姆o石清認為,第三期的寬松貨幣政策還沒有結束,預計未來還有更多(國家)的央行會采用降息方式或采用擴張資產負債表的方式來助推經濟。
其同時還對G3國家央行的措施作了預測。
在G3國家中,約希姆o石清認為,日本央行會在今年采用大舉擴張資產負債表的方式來增加貨幣供應,通過購買日本國債方式,把日本的資產負債表從GDP的30%擴張到2014年的60%;美聯儲現在仍然以每個月購買850億美元國債方式繼續擴張它的資產負債表,未來幾個月不會減慢速度,雖然伯南克在內部有一些討論,是否推出量化寬松政策,但因為經濟數據比較疲軟,加上失業率比較高,美國購買國債的行動至少會持續到今年年底。
歐洲央行近月已經采取了降息推動寬松貨幣政策。約希姆o石清表示歐洲央行會繼續降低再融資利率,下降25個基點,在下周歐洲央行會議上會宣布;在第三季度會下調存款利率到負數,這應該說是央行當中第一個把存款利率下調到負數的央行。
對于中國的貨幣政策,約希姆o石清認為中國貨幣政策處于較為中立的地位,全球央行寬松貨幣會給全球經濟注入大量的流動性,而這個流動性泛濫肯定會對中國這樣的新興國家產生影響。
就中國而言,在全球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下,中國面臨著拉大中外利差,人民幣進一步升值壓力,致使套利資金進入國內。
看好中國經濟:仍靠蓋房和基建
由于中國第一季度經濟數據較預期低,一些機構紛紛下調對今年GDP的預測數據,而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喬虹(HelenQiao)表示,較長期來看,摩根大通對中國的經濟還是比較樂觀的。
喬虹表示,從PPI、CPI來看,PPI連續14個月通縮,財政收入已經達到多年增長最低值,這些信號顯示現在增長速度遠低于長期趨勢增長水平,“我們認為長期增長水平其實比現在好一點,長期產出缺口是負的,這樣長期增長應該是8%或稍微高一點”。
喬虹從兩個方面驗證其對中國的經濟持樂觀態度,一是水泥價格的逐漸回暖;二是發電狀況有所恢復,特別是輔以工業生產增加值里重工業的增長,增速回暖趨勢比較明顯。
喬虹認為,從具體方向上主要看房地產和基建,這兩個部門如果今年增速起不來的話,實現今年7.5%的目標,把PPI從最終的通縮領域推起來都具有相當大的挑戰。而房地產在全國8個主要城市的存貨已經掉到10個月以下,也就是說房地產開發商再不建房,8個月以后維持這樣的銷售勢頭起碼一年之內有沒房賣了,“所以蓋房是基本確定的事情,是必須要做的,所以完全有希望可以恢復到較高的投資水平”。
中國的基建方面還存在政策上一些不明朗的因素。喬虹認為如果財政政策能夠有所好轉,尤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問題能夠解決,“預測未來3-6個月時間會出現新一波的投資小高潮”。
互聯網尚“不敵”地產業
從一季度的數據來看,中國經濟仍然保持增長的兩個行業是房地產行業和金融行業。
對于互聯網行業對傳統金融業的蠶食,喬虹認為,現在銀行業已經很難對資金運轉進行壟斷,但是通過網上理財等方式改變資金整個運轉形勢也是比較難的,中國現在流動性引擎主要還是來自兩個方向:銀行和銀行相關的金融領域,它把住戶、居民存款搬到銀行,從銀行搬到企業之中,這樣循環運作只有另外一個行業可以替代勝任,就是房地產。
喬虹表示,房地產也可以幫你搬這個錢,從老百姓手里搬到開發商,開發商買地的時候搬到地方政府,然后地方政府發了錢再賺回來,只有這兩個很大的行業能夠做到,互聯網對它的挑戰,競爭性還不是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