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黔北務川-正安-道真鋁土礦帶是我國重要的鋁土礦成礦帶之一。迄今為止,該區內發現礦床(點)20余個,近年來相繼探明了務川瓦廠坪、大竹園、正安新木-晏溪、道真新民等大型鋁土礦床,提交資...
黔北務川-正安-道真鋁土礦帶是我國重要的鋁土礦成礦帶之一。迄今為止,該區內發現礦床(點)20 余個,近年來相繼探明了務川瓦廠坪、大竹園、正安新木-晏溪、道真新民等大型鋁土礦床,提交資源量儲量1.5億噸以上,預測資源量超過4億噸。但是此前有關這些礦床的地球化學特征研究涉及較少,成礦物源尚存爭議。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谷靜博士及黃智龍研究員等研究人員通過對務-正-道地區的多個鋁土礦床的礦物學及地球化學特征進行系統研究,并結合碎屑鋯石年代學數據,證實了下伏志留紀韓家店組巖石為該區鋁土礦的主要成礦母巖,而鋁土礦以及韓家店組的沉積物源主要為揚子地塊西緣的新元古代火山巖以及華夏地塊南緣的Grenville期火山巖。他們還針對務-正-道鋁土礦提出了風化+搬運、原位風化、搬運再沉積和埋藏及后生改造四階段的成礦模式。該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和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上。
該項研究受中國科學院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十二五”項目群(No.SKLODG-ZY125-02)以及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