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環境保護部4月10日正式啟動了“2014年中國上市公司環境社會責任調查活動”。記者在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舉辦的啟動儀式上獲悉,在去年發布《首屆中國上市公司...
環境保護部4月10日正式啟動了“2014年中國上市公司環境社會責任調查活動”。記者在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舉辦的啟動儀式上獲悉,在去年發布《首屆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的基礎上,今年調查活動增加了赴上市公司實地調研等內容,旨在通過調研活動發現和總結上市公司履行環境責任的先進典型,督促存在差距的上市公司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完善履行環境責任的內部機制,采取積極措施保護環境。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秘書長劉國正告訴記者,今年繼續開展環境社會責任調查活動旨在深入了解中國上市公司履行環境社會責任的狀況,督促上市公司將環境意識融入企業文化,切實履行環境責任,建立環境責任報告制度,定期向社會披露企業環境信息,并逐步提高披露質量,便于各級監管部門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及公眾充分了解企業相關信息,同時,能夠帶動其他企業共同履行環境責任,并自覺發布環境信息。
與會專家指出,我國的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粗放的生產、生活方式,使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能源、資源緊缺和污染加劇的雙重約束,生態文明建設面臨嚴峻挑戰。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然而,僅僅依靠黨和政府的重視是不夠的,還需要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大力防治污染,還需要加強公眾參與的力度,加強公眾對企業環境行為的監督。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環境信息的公開。中國上市公司是國內眾多企業中的佼佼者,有責任帶頭履行環境社會責任。
據悉,去年發布的調查報告以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滬深交易所的617家上市公司為對象,就環境管理、環境意識與企業文化、環境績效和優秀環境實踐等作出了評價。從企業得分情況看,滬深股市第一、二產業共426家企業,及格的只有78家,情況并不樂觀。
今年,調查活動將繼續委托北京化工大學低碳研究中心撰寫《2013年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北京化工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在去年的基礎上強化完善相關的指標體系,并將結合具體產業進行深入分析。《2013年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將于今年下半年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