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以來,在困難增多、挑戰嚴峻的內外部經濟形勢下,機械工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積極應對、主動作為。上半年行業經濟運行延續了去年四季度趨穩的態勢,總體形勢好于年初預...
今年以來,在困難增多、挑戰嚴峻的內外部經濟形勢下,機械工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積極應對、主動作為。上半年行業經濟運行延續了去年四季度趨穩的態勢,總體形勢好于年初預期,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小幅上升的態勢。但與此同時必須看到,影響行業經濟運行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投資下滑趨勢尚未止住,對外貿易需求不旺的態勢并未明顯改善,行業運行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展望下半年,隨著宏觀調控政策以及利好于機械行業的政策措施逐步貫徹落實,行業經濟運行將有望延續平穩態勢。
一、上半年主要運行特點
(一)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國工業
今年以來,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速由上年低于全國工業和制造業增速轉變為高于全國工業和制造業增速。1-6月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分別高于同期全國工業和制造業1.8和0.9個百分點,高于機械工業上年同期2.1個百分點。
(二)經濟效益趨穩改善
1-6月機械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1.29萬億元,同比增長6.68%,高于上年同期3.21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7538億元,同比增長6.53%,高于上年同期6.4個百分點。機械工業主要效益指標呈現趨穩的態勢。
與全國工業比較,機械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及利潤增速分別高于同期全國工業3.55和0.33個百分點。
(三)半數產品產量增長
上半年機械工業重點監測的119種主要產品中,實現同比增長產品數量逐月增多。至6月份,累計實現同比增長的產品為60種,占比50.42%;產量同比下降的產品59種,占比49.58%。
具體看,產量繼續下降較大的主要是金屬冶煉設備、機床、發電設備、石油鉆井設備等投資類產品;光學儀器、照相機等產品;以及前期始終保持高速增長的拖拉機、收獲機械等農業機械類產品。產量保持增長的主要是與消費、技術升級、環境保護關系密切的產品,如汽車、電工儀表、汽車儀表、輸變電相關的電力電容、高壓開關設備、光纜、環境污染治理專用設備等;以及模具、氣動元件、金屬密封件等零部件產品。
(四)重點行業發揮積極帶動作用
雖然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表現出趨穩的態勢,但行業間運行走勢分化更為突出,工程機械行業總體上依然困難,尤其是大中型企業效益下滑局面尚未改變,虧損面繼續擴大。重型礦山行業開工率下降,行業呈現一部分企業平穩,一部分企業虧損,一部分企業轉產或停產。石化通用機械行業訂單持續不足,行業利潤繼續下滑。機床行業依然低迷,其中的金屬切削機床制造業利潤同比下降22.12%。
而作為機械工業的兩大重點行業,汽車行業和電工電器行業在市場需求、政策利好和發電、輸變電領域大規模升級改造推動下,對促進機械工業平穩向好起到了拉動作用。
1-6月汽車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9%,電工電器行業同比增長8.21%,而扣除汽車和電工電器行業外的其它機械行業同比增長3.41%;在全行業新增主營業務收入中,汽車行業占比48.91%,電工電器行業占比28.88%,其他行業共計僅占22.21%。
1-6月汽車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6.34%,電工電器行業同比增長15.13%,而扣除汽車和電工電器行業外的其它機械行業同比僅增長2.44%;在全行業新增利潤中,汽車行業占41.31%,電工電器行業占44.33%,其他行業共計僅占14.36%。
(五)投資增速持續回落
1-6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制造業同比增長3.3%,而機械工業投資僅增長3.07%,創2008年以來同期增速新低,6月當月完成投資額已出現同比下降。
從趨勢看,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始終處于回落下行的通道,上半年累計增速已較1-2月回落7.86個百分點。其中用于設備工器具購置的投資增速也在持續回落,1-6月已轉為同比下降1.56%。企業投資意愿下降直接影響到今后的市場需求,須引起高度關注。
(六)外貿形勢不容樂觀
1-6月機械工業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3098億美元,同比下降6.88%,其中進口1278億美元,同比下降7.51%,出口1820億美元,同比下降6.42%。
特別是以往作為機械工業對外貿易出口主力軍的民營企業,今年以來出口增速持續回落,已由過去的兩位數增長回落至負增長,1-6月同比下降0.66%。
此外,江蘇、浙江、廣東等出口大省也先后出現負增長,1-6月出口額同比分別下降3.54%、2.55%和5.47%。機械工業對外貿易出口壓力較大。
(七)市場需求不穩定
今年機械工業重點聯系企業累計訂貨額擺脫了上年持續下降的趨勢,1-6月累計訂貨同比增長4.81%,但訂貨形勢不穩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由于前期高速增長階段市場積累較大量的社會庫存,新開工項目對市場的拉動作用有限。二是上游行業鋼鐵、煤炭、建材、石油等行業運行低迷,對機械工業設備需求下降。
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在《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等相關產業政策的引導下,機械工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持續推進。
(一)自主研發取得突破
大型核電、水電、火電和風電設備、特高壓交直流及柔性直流輸變電設備、油氣長輸管線關鍵裝備、大型煤化工關鍵設備、高檔數控機床等高端設備自主研發取得突破。如秦川機床牽頭的國家重大專項“五軸聯動葉片數控磨床”課題通過驗收,哈電集團自主研制的核反應堆冷卻劑泵組設備通過驗收,杭氧集團為寧煤400萬噸煤制油項目提供的6套10萬立方米超大型空分裝置及沈鼓集團研制的國內首套大型空分壓縮機組正在現場安裝調試,沈鼓集團研制的我國首臺套120萬噸/年乙烯三機試車成功,東北煉化工程公司研制的國內首臺大直徑聚乙烯離心機設備通過驗收,中鐵工程集團自主研發制造的世界最大斷矩形頂管機下線,武重研發的國內首臺套全液壓鉆機在西藏交付使用。基礎領域中高壓絕緣套管、變壓器出線裝置、優質冷軋矽鋼片、大型電站鍛件等一批長期依賴進口的關鍵基礎件、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工作取得新進展。如1000KV出線裝置通過新產品鑒定,“華龍一號”主管道和主蒸汽安全閥分別通過鑒定,第三代核電站1E級停堆斷路器屏通過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