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調查研究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7月26日至28日,由省社科聯組織開展的2023年“中國調查”社科專家市縣行活動正式啟動。首場調研以“鄂州建設內陸自由貿易港路徑與對策”為主題,由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張明新帶隊,省社科聯學會工作部相關同志和來自省委黨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南民族大學的專家教授組成的調研組,前往鄂州市進行深入調研,為助推鄂州自由貿易港建設出謀劃策。
鄂州位于長江中游南岸,西鄰武漢,東接黃石,北望黃岡,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素有“湖北之根,武昌之源”的美譽。近年來,鄂州以國內首個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為牽引,著力建設大通道、打造大平臺、促進大開放,為湖北建設國內大循環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樞紐提供重要支撐。前不久,武漢—鄂州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2023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鄂州片區以全貨機運輸為主,通過發展航空干線運輸、區域分撥及配送、多式聯運轉運和國際物流服務四大基本功能,打造具有國內國際雙向輻射和高端產業聚集發展能力的國際一流航空貨運樞紐。
調研組一行先后前往葛店經開區、臨空經濟區、鄂城區濱江科技新區等地,詳細了解鄂州發展規劃、產業布局、項目落地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有關情況。鄂州市興方磨具有限公司專注于碾米砂輥、雜糧脫皮砂輥等糧食加工專用砂輥的研發和制造。“方方”牌碾米砂輥行銷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并遠銷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了解,鄂州像這樣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還有很多,雖然規模普遍不大,但在國內乃至全球占據很大市場份額,對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需求很旺盛。調研組在走訪調研中,聽取了這些企業在產品研發、銷售渠道、知識產權保護和外貿出口等方面的情況,并提出,“助推鄂州自由貿易港建設,對于企業降低成本、擴大出口、走向全球、提升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實地調研結束后,調研組會同有關部門召開2023年度“中國調查”社科專家市縣行暨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系列研討會(探索鄂州自由貿易港建設),來自鄂州市政府辦、市商務局、市民航局、市臨空物流中心等參會單位代表,從各自的實際工作出發,分析了推進鄂州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可行性以及重難點問題。鄂州市民航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花湖機場和依托花湖機場形成的低成本、高效率集疏運體系,是目前鄂州探索建設內陸自由貿易港的優勢所在,但其面臨的挑戰也不小,主要表現為政策優勢弱化、對外開放水平不強、航空貨運剛剛起步、臨空經濟規模較小、多式聯運聯動不足、政務服務水平不高等。市商務局提出,探索建設鄂州自由貿易港,既需要國家部委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也需要鄂州在促進臨空產業發展、打造多式聯運模式、增強軟硬件實力、創新體制機制等多方面繼續下功夫。
聽取有關情況后,與會專家提出了對策建議。調研組認為,基于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需要,結合區域經濟的優勢及特點,建設鄂州自由貿易港雖面臨重重困難,但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當務之急是要積極創造條件,秉持不求吹糠見米、但求持續發展的理念,充分吸收國內外自貿港建設的先進經驗,推出有利于自貿港建立與發展的相關政策和產業,為探索推進這項大工程夯基壘臺。還有專家認為,鄂州自由貿易港建設即使短時間內得不到批復,但助推建設的過程也是促進本地對外開放的過程,要保持定力、持續發力。
張明新表示,省、市社科工作者要進一步圍繞鄂州自由貿易港建設進行探索研究,為鄂州擔起武漢新城和花湖機場建設兩個省級重大戰略,著力打造武漢都市圈協同發展示范區貢獻社科智慧和力量。要充分消化吸收本次調研和研討成果,針對問題提出方案,將課題做優做實,助推鄂州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