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經濟調結構是“十二五”時期的一個關鍵詞,經濟工作中的很多內容都圍繞著它進行。盡管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成效初顯,但是,當前制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深層次問題仍未根本解決,結構調整面臨艱巨任務。在這種背景下,今年地方“兩會”的經濟領域議題緊盯中央大力倡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力求在地方特色基礎上走出一條產業發展新路,從而讓經濟向著內生增長、創新驅動的軌道邁進。
北京
科技和文化創新“雙輪驅動”
冶金、電力、化工、建材四大傳統重污染行業結構調整基本到位
北京市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1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大部分全部得到了實現,很多目標還超額完成。2011年是北京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的一年。北京市將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多項指標設置也相對寬松,更多著力于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擴大內需、增加收入。
北京市市長郭金龍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2012年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他表示,提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的目標,主要是考慮了國內外復雜經濟形勢的影響,保持與“十二五”規劃目標相銜接,引導各方面繼續把工作重點放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上來。
郭金龍認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既是重大的戰略任務,又是一場嚴峻考驗,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北京市要堅決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實抓好,努力推動首都轉型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從已經公布的2011年各省市經濟“年報”中,北京市經濟增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實際上,北京市2011年上半年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為8%。在全國31個省區市(不含港澳臺)中倒數第一。
對于這個數據,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趙磊表示,這是北京市主動調整經濟結構的結果,帶給北京的是明顯的節能減排成效。
已經過去的2011年,PM2.5成為北京的關鍵詞。北京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指出,北京今年將打一場以防治PM2.5污染為重點的提升空氣質量攻堅戰,以更高標準持續改善空氣質量。
產業結構優化已經成為當前北京能耗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據初步統計,北京市結構節能貢獻率約為80%。
“以退促降”更是在北京得到了徹底的落實。幾年來,300多家“三高”企業停產退出,冶金、電力、化工、建材四大傳統重污染行業的結構調整基本到位。
北京市發改委在近期召開的北京市“兩會”上發布的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中表示,要著力調整結構和培育新增長點,著力強化科技和文化創新“雙輪驅動”。
北京市2012年預算草案報告也顯示,政府將繼續發力扶持這兩大產業。在2012年市級公共財政支出預算中,科學技術支出預算153億元,同比增長9.3%。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預算規模大幅擴張,與2011年相比幾近翻番,支出預算達到94.2億元,增長87.6%,而在2011年的市級公共財政支出預算中,這一指標為12.1%。
數據顯示,北京的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意產業已呈快速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已初具規模。2012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1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規模以上企業的總收入預計超過1.9萬億元,規模以上文化創意產業的總收入預計超過9000億元,同比增長都超過20%。
北京市發改委還表示,今年還將優化消費布局,構建集旅游文化商業于一體的特色消費區域,打造新興消費區域等。
上海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瞄準高端
在2012年的上海兩會上,上海市市長韓正用減少四個“依賴”,五個“更加注重”來闡述上海產業結構轉型的總思路,即下決心“下決心減少對重化工業的依賴、減少對投資拉動的依賴、減少對房地產發展的依賴、減少對加工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依賴”;更加注重穩定增長、更加注重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改革開放、更加注重民生保障、更加注重城市安全。
韓正說,2012年上海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地方財政收入增長8%。
全國政協委員黃澤民表示,8%算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數據,也恰當。我們長期處于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但經濟增長比較粗放。目前,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未來不能依靠過去的發展模式,必須轉型調整,在這樣的前提背景下,8%這個經濟目標是恰當合適的。
韓正表示,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是推動城市特別是現代城市演進發展的重要動力。特大型城市能否成功轉型發展,關鍵取決于能不能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實現城市經濟結構的新跨越。上海必須始終把結構調整作為轉型發展的主攻方向,圍繞“四個中心”建設的國家戰略,以推進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建設來增強經濟中心的功能,加快構建與經濟中心城市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不失時機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韓正表示,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大工業結構優化調整力度。對接國家戰略,在高端裝備制造業、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和專項工程。加快推動大飛機總裝等一批項目建設,推進長興島造船、臨港裝備產業基地聚焦高端、集群發展。支持汽車、電子信息、成套設備、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等產業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支持寶鋼發展高端產品、總部經濟和生產性服務業。做好中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前期工作,提升上?;瘜W工業區能級、水平和規模,推進高化、吳涇地區的轉型升級。
韓正表示,加快重點區域發展。以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十周年為新起點,按照“百年大計、世紀精品”的要求,堅持統籌規劃、聚焦重點,高水平高質量推進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打造帶動城市功能提升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濱江發展軸。加快世博會地區后續開發利用,推進A片區地下工程和總部集聚區項目建設,加快B片區央企總部、世博國際酒店群等項目建設,完成世博軸綜合改造工程。推進虹橋商務區核心區建設,積極吸引實力強、信譽高的企業參與商務區開發。加快上海迪士尼項目及配套設施建設,編制和實施國際旅游度假區發展規劃,有序推進度假區核心區項目開發。
廣東
集聚更多資源投向企業自主創新
在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和專項工程
單純追求速度的經濟發展模式已不再符合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要求和廣東的實際
2012年,對于廣東省來說,GDP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產業轉型升級。廣東省提出的2012年GDP增速目標均是8.5%。廣東省省長朱小丹表示,8.5%的預期增長目標是經過認真測算的,會把更多精力、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利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和市場倒逼機制促進轉型升級上。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說,廣東省經濟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平穩增長將常態化, 轉型升級將成為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主旋律。廣東經過30 多年的高速發展,已走過了做大總量、贏得速度就是贏得機遇的發展階段,單純追求速度的經濟發展模式已不再符合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要求和廣東的實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加快轉型升級放在第一位,堅持“好”字當頭,在保證經濟增速不出現大幅下滑的同時,更加注重質量、效益和優化結構,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增長。
朱小丹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在今年經濟工作中,將把調結構、促轉變放在工作首位。一方面,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海洋經濟,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和經濟增長點。這方面,已經啟動了相關工作,我們已經制定了“十二五”期間發展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海洋經濟等的具體規劃和配套政策,并且有了一批重大產業升級項目儲備,今年要加快重大項目的落地步伐,加快推進產業向集約化、高端化發展。另一方面,要把更多注意力和精力放到傳統優勢產業和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上,對傳統產業和加工貿易不能一概持否定態度。尤其是絕不會因為經濟增速有所回落而放慢“雙轉移”、“騰籠換鳥”和企業技術改造的步伐。同時,在商務部和海關總署等國家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廣東省啟動了珠三角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這將加快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他還指出,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是自主創新。要集聚更多資源投向企業自主創新,支持企業發揮創新主體作用。將進一步加大引進創新和科研團隊領軍人才的財政支持力度,將每年原來安排的專項資金由4.2億元提高到8.5億元。自主創新關鍵在人才,人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從這項政策出臺可以看到,省委、省政府把自主創新戰略作為轉型升級核心戰略的決心是不會改變的。
浙江
海洋經濟成新增長極
浙江瞄準海洋生物醫藥、海水利用、海洋科教服務、深海資源勘探開發等領域
2011年,浙江對大海的渴望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同和支持。浙江海洋經濟示范區、舟山群島新區建設以及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三大國家戰略”讓浙江人正是吹響了“掘金大?!钡奶柦?。
在浙江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上,該省代省長夏寶龍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三大國家戰略”已全面啟動,并將是浙江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夏寶龍在報告中表示,浙江還編制了編制海洋新興產業發展、重要海島開發利用與保護等規劃。
“浙江要舉全省之力抓落實,先行先試求突破,促進海洋經濟與山區經濟聯動發展,加快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努力形成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增長極?!毕膶汖堖€表示,2012年同樣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海洋產業分為臨海臨港產業和核心產業兩大類。衡量一個地區海洋經濟水平高低,是不是擁有核心產業,是一個主要考量標準。長期以來,浙江臨海臨港產業比重過大,而核心產業的發展卻舉步維艱,尤其是戰略性的核心產業的發展還遠遠不夠。核心產業滯后,科技貢獻率不高是主要因素。浙江要提高海洋經濟發展水平,就必須加快速度拉長科技這條“短腿”。
不甘人后的浙江人已開始竭盡全力去拉長這條“短腿”。浙江的目標是,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將提高到30%以上。新興產業,浙江瞄準了海洋生物醫藥、海水利用、海洋科教服務、深海資源勘探開發等領域。
浙江海洋經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省委書記趙洪??吹降母嗍遣罹啵骸罢憬Q蠼洕偭俊⒄糋DP比重與海洋資源優勢還不相稱,與先進省相比還有差距。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海洋油氣開發尚為空白,水質、大氣等污染防治和沿海防災減災任務較為嚴峻……”
有了這種高標準的要求,浙江追趕“標兵”的步伐自然會邁得更快。調動一切力量去耕海牧魚,浙江各界攜手給力——過去,海洋開發,對民營企業設有許多禁區;現在,除了政府全力向海洋進擊外,浙江還創新機制,鼓勵民營經濟公平參與海洋開發。
夏寶龍表示,舟山群島新區規劃建設要在立足舟山特色優勢,啟動實施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打造著力打造國際物流島,爭取設立舟山保稅港區,加快建設國際航運服務中心和大宗商品中轉儲運加工交易中心,推動舟山港城向綜合物流型轉變。
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同樣也有個三年實施計劃。三年內,浙江要繼續打造國家級小商品國際貿易區,加快“義烏港”和航空口岸建設,大力發展義烏商貿服務業產業集聚區。充分發揮義烏市場輻射帶動效應。
作為覆蓋幾乎浙江所有城市的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上,夏寶龍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了發展思路,要推進大宗商品國際物流中心建設,加強沿海港口資源整合,創新寧波——舟山港管理體制,健全沿?;A設施和海鐵聯運、江海聯運等集疏網絡,完善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加快建設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和國家戰略物資儲運基地。推進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優化杭州灣、臺州灣、三門灣、甌江口等區域規劃和產業布局,發展海洋新興產業、臨港現金制造業、海洋服務業和現代海洋漁業。加強無居民海洋保護,培育形成一批特色島嶼。
甘肅
扶持新能源產業發展是重點
在“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上培育新發展增長極
甘肅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甘肅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如居民消費價格與預期控制目標還有一定差距,降能耗、減排放與保增長的矛盾十分突出,影響工業生產的不確定因素增多等等。
報告認為,破解這些發展難題,一是要繼續保持甘肅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的一貫性和穩定性;二是要繼續保持穩定運行、穩定物價、穩定秩序的政府宏觀調節導向;三是要繼續保持基礎設施方面投資持續增加的狀態;四是要繼續實施甘肅省區域發展新戰略,在“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上培育新的發展增長極;五是要繼續解決好民生和社會發展問題,特別是在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發展上有所突破。
而在當前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高端制造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已逐漸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代表、委員們普遍認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促進甘肅省調結構、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強調,要從甘肅發展的宏觀形勢出發,努力搶抓三大機遇:搶抓經濟轉型帶來的產業轉移機遇,積極用好甘肅省現有的資源和市場,在擴大招商引資、加快產業承接上下更大的功夫,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提升服務水平,確保招得來、留得住、能發展。搶抓國家賦予的政策疊加機遇,牢牢把握西部大開發、中央新一輪扶貧開發、循環經濟示范區、國辦29號文件等一系列政策機遇,提高各級干部學習政策、運用政策、落實政策和謀劃項目的能力,千方百計把各種政策用足用活用好。搶抓后發形成的轉型跨越機遇,避免走發達地區先污染后治理的彎路,趨利避害,多搞一些有市場、有效益、有質量、有前途的項目,努力實現轉型跨越發展。
甘肅省政協委員石玉亭說,可以預見,能源產業拉動和循環經濟轉型,是甘肅省“十二五”調結構、轉方式和加快發展最重要的亮點和創新點。
甘肅省政協委員王勇認為,要依托自然優勢,加快開發和利用風能、太陽能步伐,提高風電、光電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國家和省上已把扶持新能源產業發展作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之一。我們要堅持培育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動搖,抓住有利時機,加快大型太陽能發電示范基地建設,扶持壯大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全力抓好電解鋁和煤電及煤電化等現代高載能產業和循環經濟項目,力爭在培育新興接續產業方面實現新突破?!编崄嗆姶韺Υ藵M懷信心。
陳克恭代表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著自己的理解:“結合張掖發展實際,就是要把發展生態經濟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把建設生態經濟示范區作為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主攻方向?!?o:p>
甘肅省科技廳副廳長毛曼君發言說,甘肅新興產業經過近年來的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已具備科技發展的基礎條件。
目前,從總體看,甘肅新興產業規模和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部分新興產業領域尚未掌握與產業發展相關的核心技術,技術研發動力不足,研發力量分散。
為此,毛曼君建議,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科技攻關、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引導和促進各種科技創新要素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和傾斜。
“現今要在甘肅發展循環經濟還是存在諸多問題?!碧m州市副市長戈銀生說,甘肅目前處于工業化快速推進的起步階段,要如期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有更快的工業發展速度來支撐,但節能減排作為一個約束性指標,勢必給甘肅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目標,帶來巨大挑戰和機遇。
此外,甘肅還存在退出機制不能適應落后產能的淘汰要求;融資渠道不能適應循環經濟和“兩型”社會建設資金需求;現有統計體系不能適應循環經濟考核評價的要求等。
戈銀生建議,要摸清家底,對甘肅資源利用的現狀、潛力和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進行詳細調查研究,淘汰落后產能,加速發展循環經濟,同時要促進技術創新,發展節水循環農業。
青海
完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配套措施
立足過去一年打下的良好基礎,再加上西部大開發“利好”政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急需“擴容”這兩大強力支點,2002年青海工業經濟的發展已經站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層面上。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優勢資源為依托,以產業結構調整為重點,大力發展二、三產業,積極培育特色工業和優勢產業,進一步增強全省經濟發展后勁。
在青海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出,2012年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抓緊出臺《青海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加快編制我省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領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打造十大特色優勢產業。加速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推動鋼鐵、電解鋁、裝備制造等重點傳統行業和企業買施一批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積極推進華鼎鐵路專用機床、10萬噸新型交通鋁型材、野馬泉鐵礦開發項目,以及鋰動力電池、PVC復合材料、生物制品等重大產業升級項目。推動裝備工業熱處理集聚中心、裝備制造業服務體系、奶產品轉化綜合服務等平臺建設,抓好鐵合金、碳化硅、煤炭等行業的兼并重組,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積極落實促進工業穩定發展的十大措施,統籌處理好保增長與調結構、抓當前與謀長遠、給幫扶與練內功的關系,不失時機,果斷出手,進一步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在著力幫助企業克服當前困難的同時,大力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增強綜合競爭力,推進工業持續穩定發展。
青海省西寧市委常委姚琳表示,“十二五”是開發區推進跨越式發展、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的戰略機遇期。開發區建設和發展要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推動“四個發展”為主要路徑,按照發展支撐、特色引領、集聚帶動、協調推進的要求,加快發展以新能源、新材料為主的新興產業和以高原動植物資源精深加工為代表的特色產業,提升發展有色金屬、化工、藏毯、絨紡等傳統產業,積極培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大力推動循環經濟,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努力把開發區建設成為青海經濟轉型升級的引領區、新興產業的聚集區、科技創新和循環經濟的示范區。
九三學社青海省委建議,深入調研青海風能、電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領域關鍵技術,編制戰略規劃,提出知識產權保護和青海新能源相關部門、單位將知識產權管理納入重大專項實施全過程,可以掌握知識產權動態,保護技術引進和科技創新成果、明晰知識產區權利和義務。青海地處高寒,人口分散,分布式供能技術是最經濟有效和節約能源而且低成本和長遠的戰略。因此,正處于起步摸索階段的青海,應該從規劃之初就做好戰略布局,提出適合青海地域特征的分布式供能技術重點發展方向、科技創新及產業化特點的知識產權戰略和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