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那天,中國兵器淮海工業集團關鍵技能帶頭人、八分廠805組組長劉銳還在出差的路上。他說,為了跟上產線智能化升級的腳步,自己特意申請去天津的培訓基地系統學習自動化課程。從2008年進入淮海工業集團,劉銳一直這樣不斷學習、不斷挑戰,精心研磨練就“毫厘之功”。
帶著學校“高材生”的標簽踏入數控行業,他勤學苦練,不驕不躁;到如今的技術骨干,他創新拼搏,追求完美。刀具飛旋,機床為伴,劉銳奮力奔跑在前行的路上,以高、精、尖產品近乎100%的交驗合格率,踐行著強軍報國的初心使命;用執著和熱愛,擎起大國重器,詮釋著對工匠精神的極致追求。
談及他為何選擇淮海集團,劉銳坦言是源于一次機緣巧合。
2008年,還沒從技師學院畢業的劉銳作為山西省學生代表隊成員之一,去大連參加第三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剛好遇上了職工代表隊———淮海集團的伙伴們。由于成績出色,當時企業的HR看中他,決定特招他入廠。畢業后,他懷揣憧憬、背起行囊,來到淮海工業集團,開啟了自己的兵工生涯。
剛進入企業,劉銳發現自己能操作當時行業最先進的五軸加工設備,頓時心生歡喜。他找來了設備說明書,開始了夜以繼日的鉆研。
實際操作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劉銳會到處追問。就這樣,自動編程、加工工藝、刀具知識、機械設計和熱處理等方面的知識,他都熟稔于心。扎實的理論知識、積極的處事方式,成了他在生產中解決棘手難題的有力保障。
劉銳先后從事機械加工制造、產品裝配裝藥等工作,多次臨危受命,解決各類技術問題,被工友們稱為一線的“技能先鋒”,先后獲得山西省特級勞動模范、“三晉工匠”“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等稱號。此次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他表示,“能得到這樣的殊榮,心情特別激動,也是收到的最好的禮物。”
在某產品零件的生產中,劉銳通過平時自學的夾具設計知識及高速加工理念,獨立設計了一種彈性定位夾具結合高速加工方式,解決了薄壁異型零件加工過程中的定位及變形問題,使零件良品率提高了30%。
在某產品零件槽加工過程中,劉銳通過對涂層硬質合金T型銑刀的創新應用,達到了“以銑代磨”的功效,解決了零件高精度深窄槽加工效率低的問題,使生產效率提高5倍以上。
在保生產的同時,劉銳還善總結。他先后完成各類改善及創新項目40余項、獲得專利10余項,發表技術論文3篇。這樣的“五小”創新讓他在一點一滴中幫企業節創價值300余萬元。
劉銳不僅自己鉆研技能,而且樂于和大家探討問題,將自己學到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同事,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青年職工崗位成才。在他的幫助下,先后有30余名同事完成技能等級晉升。
“劍鋒磨礪出,花香苦寒來”,憑借著熟練的技藝,劉銳不僅在行業大賽斬獲過第一名,而且連續兩年榮立山西省個人一等功,獲得“中央企業技術能手”“三晉技術能手”等稱號。
榮譽在身,不忘初心。每每談到成績,他首先想到的是幫助過自己的前輩和同事,是他們毫無保留的傳承,教會了自己凡事精益求精、絲毫不能馬虎的工作態度,是他們的行為詮釋了態度決定細節、細節決定成敗。
即使參加比賽劉銳也從未耽誤過工作進度。有一次,生產任務急,他就白天工作,晚上去練習大賽中需要的技巧。最后不僅任務完成得好,比賽也取得了好成績。
這不,前段時間正值企業產線要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他就第一時間投身生產,參與了4條智能生產線的建設。通過復盤過去的產線,和廠家積極溝通需求,找到實現的可能性。目前,一條新產線已正式投產,其他生產線也正處在方案討論與確認階段。
劉銳說,任何產品從圖紙變成現實,都需要一線技能工人一絲不茍、精雕細琢。他非常愿意做一名匠人,享受通過努力制造出完美產品時的成就感,不斷突破自己,為強軍報國使命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