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自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法條聚焦數字經濟時代“內卷式”惡性競爭(如平臺強制低價、拖欠賬款、數據侵權等),強化事前預防與公平競爭價值導向。其中,明確禁止擅自使用他人新媒體賬號、應用程序名稱或圖標,規范搜索關鍵詞濫用行為,禁止幫助他人實施混淆。
全國鐵路旅客運輸領域全面使用電子發票,對10月1日起乘車的旅客,不再提供紙質報銷憑證,繼續提供“行程信息提示單”打印服務,同時增加線下電子發票申請渠道和購票(代辦)人開具服務,為老年人、脫網人群等旅客獲取電子發票提供便利,旅客購票出行將更加方便快捷。
自10月1日起,民航境內航線旅客運輸服務統一使用電子行程單,不再提供紙質行程單。此前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聯合發布《關于民航旅客運輸服務推廣使用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的公告》,2024年12月1日起,民航境內旅客運輸服務全面推廣使用電子行程單,設置過渡期至2025年9月30日。過渡期內,電子行程單和紙質行程單均可使用,過渡期后,將不再提供紙質行程單。
市場監管總局制定出臺《強制注銷公司登記制度實施辦法》,自10月10日起正式施行。在強制注銷程序方面,《辦法》一是明確了對擬強制注銷公司登記采取批量公告方式,公告期限為90天。二是明確了對異議申請進行形式審查,相關部門、債權人和利害關系人提出異議的,即終止強制注銷程序。三是明確了公司登記機關應當參照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送達強制注銷登記決定書,考慮到很多擬被強制注銷的公司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系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明確對這類失聯公司可以采取公告送達的方式。四是規定了強制注銷程序終止或者公司被恢復登記之日起滿三年,公司仍未申請注銷登記的,公司登記機關可以再次啟動強制注銷程序。五是為避免異議程序被濫用,對惡意申請異議等情形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國家藥監局發布《醫療器械網絡銷售質量管理規范》,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規范》共四章五十條,重點對醫療器械網絡銷售和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管理提供了指引。其中,規定從事網絡銷售的醫療器械企業要展示經營主體信息、產品信息,加強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包括質量管理機構設置、人員培訓、軟硬件設備、體系文件、網絡銷售記錄和運輸等重點內容。
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管理辦法》,自10月1日起施行。《辦法》首次在部門規章層面明確了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的有關規定,明確縣級以上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組織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作為重大建設項目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優化調整的主要補劃來源。優先劃入儲備區的主要包括土地綜合整治新增加的耕地、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與已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且質量高于本地區平均水平且坡度小于15度的耕地等6種情形。
《傷殘撫恤管理辦法》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傷殘證件由國務院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統一制作。證件的有效期:15周歲以下為5年,16周歲至25周歲為10年,26周歲至45周歲為20年,46周歲以上為長期。持證人可以在證件有效期滿之日前3個月內申請換發證件。傷殘證件有效期滿或者損毀、遺失的,證件持有人應當到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申請換發證件或者補發證件。傷殘證件遺失的,須本人登報聲明作廢。
日前,農業農村部制定印發了《動物檢疫證章標志規格樣式及制作要求》和《動物檢疫證明等填寫及應用規范》。兩項《規范》明確,自2025年10月1日起,啟用新版動物檢疫標志;自2026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舊版動物檢疫標志,不再使用粘貼在動物產品包裝上的小標簽。各地要切實抓好動物檢疫標志加施工作,確保在生豬胴體全覆蓋,加快推進在牛羊胴體加施,逐步擴大其他產品加施覆蓋面。對畜禽產品加施動物檢疫標志時,只需選擇一類動物檢疫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