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2025金剛石產業大會主會場活動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秘書長孫兆達在會上作《超硬材料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報告,系統介紹了當前我國超硬材料行業的發展現狀、區域布局、市場表現及未來趨勢。
報告指出,超硬材料主要包括人造金剛石、立方氮化硼及其復合材料,廣泛應用于鋸切、磨削、鉆探、刀具、功能器件等領域。我國在工業用金剛石技術和產能方面全球領先,尤其在精密與超精密加工領域持續突破,加快進口替代進程。2023年至今,行業整體規模維持在千億水平,整體呈現“中上游材料集中,下游應用分散”的局面。
報告匯總了多家上市公司近五年營收及扣非凈利潤數據,涵蓋超硬材料、制品、金剛石線鋸、刀具等細分領域。進出口數據顯示,2020-2024年間,金剛石單晶/微粉出口量年復合增長率達6.8%,大尺寸金剛石材料出口增長顯著,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44.4%。
作為超硬材料產業重鎮,河南省以鄭州為中心,南陽、許昌、商丘為協同,形成了全國最為完整的超硬材料產業體系。2025年以來,河南省推出多項支持政策,推動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多家企業及機構在智能制造、國際標準制定、技術突破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果。
孫兆達表示,中國超硬材料行業正處在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的關鍵階段。他代表協會在報告中呼吁行業堅持“關鍵技術突破、多元市場拓展、綜合服務模式、競合共贏原則”,推動材料與制品分軌發展,替代進口并拓展新興應用市場,同時強調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倡導企業誠信經營、合法競爭,共同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