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0年汽車零部件競爭幾近白熱化,世界發達國家的汽車零部件產業也發生了新的變化,2011年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我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將呈現出怎樣的趨勢呢?2011走向何方?1.企業重...
2010年汽車零部件競爭幾近白熱化,世界發達國家的汽車零部件產業也發生了新的變化,2011年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我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將呈現出怎樣的趨勢呢? 2011走向何方? 1.企業重組 世界各大汽車公司紛紛改革供應體制,實行全球生產、全球采購,即由向多個汽車零部件廠商采購轉變為向少數系統供應商采購;由單個汽車零件采購轉變為模塊采購;由實行國內采購轉變為全球采購。整車廠商采購體制的變革,要求汽車零部件廠商不斷地與之相適應,不但要求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擴大自己實力、提高產品開發能力,做到系統開發、系統供應,同時還要求其縮短開發周期,提供優質廉價產品。這一變革,推進了全世界汽車零部件行業并購、重組的進程。 2.市場集中度更高呈供應鏈式發展 市場集中度更高了,整車廠日漸趨于模塊化和系統化采購,供應商之間的協作更加緊密,從而使得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系統逐漸向寶塔型結構演變,由一級廠商對整條供應鏈負責管理,使得供應鏈之間的合作更加規范。像這樣發展的企業,在各自的市場都是頂尖的,他們占據80%的市場,獨霸了高端市場。一家零部件企業的老總表示:“伴隨著整車產銷高速增長,零部件企業遇到了千載難適的機會,沒搭上這輛快車就要落后,就會淘汰出局。” 3.技術進步研發實力更強 各大汽車零部件廠商紛紛把航天、航空和電子等技術應用于汽車零部件和總成上,安全技術、電子技術、節能技術和環保技術已在汽車上得以廣泛應用。尤其是以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不僅在汽車產品上得以廣泛應用,而且還延伸到開發設計、試制、生產以及管理等各個方面;不僅僅應用于單個汽車零部件,而且已應用于系統總成。 聯合汽車電子是一家合資企業,他們在國內“一口氣”成立了三個研發中心,通過不斷實踐、摸索、提高,研發實力大增,使其開發新項目時間更短,在該公司看來:“市場變化很快,客戶對時間的要求越來越高,有了研發實力,貼近用戶才會贏”。 零部件企業成立研發中心,可以“快”,滿足市場迫切需求,快速開發出產品;可以“準”,貼近市場,實現“本土化”;可以“新”,將更多的新技術應用到生產之中,即保證質量又降低成本。事實上,有些新技術,是零部件企業在領著整車廠跑。 4.經營全球化 為了降低成本,占領市場,許多汽車零部件跨國公司紛紛向國際化發展。歐洲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紛紛向海外投資,進行國際化生產;北美汽車零部件廠家則紛紛投資歐洲,也想擴展的東歐市場;日本汽車企業也不斷地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自己的分支生產機構。新興的亞洲市場是各大汽車零部件跨國公司競爭的焦點,中國更是其必爭之地。世界排位前20名的著名汽車零部件公司幾乎都已在北京或上海設立辦事處或投資控股機構,例如德爾福、天合、博世公司等。目前,德爾福公司已在中國建立了15家合資企業,生產制造100多種汽車零部件和系統,成為目前中國市場實力最強的汽車零部件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