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歲末,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四大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知》指出,2021年堅持平緩補貼退坡力度,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
《通知》提出,要落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產品質量主體責任,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缺陷調查及主動召回。同時,要加強汽車投資項目和生產準入管理,嚴控增量、優化存量,嚴格執行新建企業和擴大產能項目等規范要求,并加大僵尸企業退出力度,鼓勵優勢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
對此,相關研究機構發布報告稱,補貼政策大部分細節與2020年4月宣布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延長至2022年的細節相同。隨著補貼的溫和調整確定,預計2021年以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會強勁。2020年10月和11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均同比增長104%,預計這一趨勢將在2021年上半年持續。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超過20萬家經營范圍含“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其中88%的相關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近3成的相關企業注冊資本在1000萬以上。
從行業分布上看,53%的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另有15%的相關企業分布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0%分布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從地域分布上看,廣東省的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2.5萬家。其次為山東省和江蘇省,兩省分別有超過1.9萬家和1.8萬家相關企業。此外,河南省、湖南省以及浙江省的現有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也均超過1萬家。
編輯點評:
據統計,我國2020年共新增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超過6.8萬家,較2019年同比增長85%。隨著充電樁建設和5G基建鋪設等“新基建”的發展以及在全球占比的不斷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還將得到持續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