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家發改委網站日前的消息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8%,是2009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低點。針對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巡視員李忠娟對有關媒體表示,...
國家發改委網站日前的消息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8%,是2009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低點。針對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巡視員李忠娟對有關媒體表示,要堅決抑制新增產能投資,嚴禁新增產能項目。 李忠娟表示,嚴重的產能過剩會造成社會資源浪費、配置效率降低,阻礙產業結構升級。據統計局調查,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8%,是2009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低點。在39個產品中,有21個產能利用率低于75%,其中光伏、電石等產品的產能利用率甚至不足60%。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產能利用率過低,說明沒有發揮設備的最大效用,造成資源浪費。過高則可能表示產能有擴充的必要性,為后期發展做好準備。78%這一數字反映我國資源沒有達到最優配置。而自2008年投放4萬億元以來,大部分資金都流入到重工業,造成工業產能嚴重過剩,鋼鐵、光伏、電石等領域產能過剩問題嚴重。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強化節能節地節水、環境、技術、安全等市場準入標準,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產能過剩長效機制。同時,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加大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產能過剩等指標的權重。
就在上個月,因鋼鐵、電解鋁等行業企業虧損面不斷擴大,同時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國務院出臺了《化解產能過剩政策的指導意見》,針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的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給出指導措施。
對于上述產能過剩的行業,一方面要嚴格限制其銀行貸款,不允許再投入資金擴建新產能,另一方面要鼓勵行業兼并重組,以提高行業集中度,實現規?;a降低成本。